
【永兴县融媒体中心7月9日讯】永兴县马田镇金华村于2014年被核定为省级贫困村,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30人,其中因病致贫、因残致贫的居多。过去这里基础设施落后,群众收入低,生活环境差。2015年3月,县检察院、县疾控中心、县移动公司联点帮扶金华村后,立足该村资源与特色,制定帮扶方案,明确发展思路,创新产业扶贫方式,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一年后,金华村成功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。这是一个难度系数不小的跨越,这与县联点扶贫工作队和支村“两委”班子按照镇党委、政府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目标,攻克深度贫困堡垒,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息息相关。
精准施策,产业扶贫出实效
金华村位于永兴县马田镇东南部,辖有7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,共有农户612户,村民人口2083人。区域面积1.89平方公里,其中水田554亩,旱土131亩,人均耕地0.3亩。2014年被核定为省级贫困村,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30人,2014年至2018年已脱贫43户120人,2019年脱贫3户4人,2020年兜底户3户6人。虽然村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,但由于地处偏远、交通闭塞以及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采矿影响,发展一度滞后,被列为省级贫困村,脱贫攻坚任务艰巨。2015年3月,县联点扶贫工作队与村“两委”班子按照“集体搭台、政府助力、群众唱戏、多方受益”的模式,村集体以每亩 800元的价格将原来的抛荒坡地从群众手中流转集中起来,经过土地整理,采取公司+合作社+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,组建了兴业富民专业合作社,建成了20亩蔬菜种植基地、200亩白茶种植基地,50亩草皮种植基地,建成了6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,建成了蓄水面积达16.8亩的水产养殖场,并且在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因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同时,让全村49户13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坐地分红,使全村49户贫困户有了“长期粮票”。同时,该村还在教育扶贫、就业扶贫、劳务输出扶贫、科技扶贫、健康扶贫、生态保护扶贫、贫困户危房改造、易地搬迁等方面开展精确指导,确保精准脱贫、稳定脱贫。
脱贫攻坚,誓让旧貌换新颜
颠簸不平的土路、残旧破败的村貌、基础设施的落后……曾是镌刻在金华村“门楣”上的一道标签。2015年以来,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,县联点扶贫工作队和金华村支村“两委”统筹争取各类资金260余万元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。其中:投资90万元维修上背冲至下亭子、上背冲至石公山、唐家洞等2400米的河渠维修;投资11万元新修机耕道1080米;投资21万元硬化了冯家至上背冲李家、邝家自然村通组路250米;投资9.5万元新建了上背冲邝家至村部的防洪水渠420米、蔬菜种植基地防洪水渠455米;投资12万元新建了道详坳上至糙米冲和高墈上的通组公路509米;投资40余万元硬化了道详坳上至糙米冲和高墈上的通组公路509米、石公山至金华一组123米、浆砌护坡224米;投资7.1万元新建了位于金华三组的饮水工程;投资32万元扩建了村级卫生室和老年活动中心;投资18万元装修扩建了综合服务平台;投资32.6万元硬化了石公山至泉头冲公路771米; 投资8.6万元新建了石公山至同乐堂引水工程;投资4.1万元建设系列附属工程;投资8.5万元建设了村级文化小广场和文化中心;争取农网改造项目资金对全村860户村民进行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;争取项目资金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13户;投资50余万元新建了村委办公楼、综合服务平台、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室,进一步完善了村综合服务平台功能,让老百姓办事更快捷更便利。如今,走进金华村,一幅秀美乡村的画卷映入眼帘,一栋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,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水泥路通组达户,一幅幅幸福家园的多彩画卷遍村舒展。漫步田间地头,感觉神清气爽、心旷神怡。谈到村里基础设施的完善,老支书邝登山自豪地说道,“现在我们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啦!”
责编:何文静
来源:永兴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